首页     |    展会预告     |    往届回顾     |    茶文化     |    媒体报道     |    资料下载     |    参观服务     |    合作单位     |    联系我们
  茶文化 首页>> 茶文化

咬文嚼字:“茶”的读音

   我们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喝茶历史,据说全世界的茶都是从中国进口的。可是翻开古文字书,“茶”字却没有古文字形体。这就怪了,我国茶的历史这幺久,用得这幺广,怎幺就没有造个古“茶”字呢?再看其它文字,有个“荼”字与“茶”字形体相近,意义也基本相同。

   《说文解字》一书有“荼”无“茶”,许慎老先生说:“荼,苦荼也。从草,余声。”徐铉解释说:“此即今之茶字。”“荼”字有小篆、隶书等形体。看来,古代的“茶”字就是“荼”字。

   《茶经》等书上说,“荼”本是一种苦菜,也是人们的一种常用食物。后来发现了茶叶,因为都是有苦味的东西,茶业也就仍旧沿用此字。大约到了唐朝,为了区别,有人把“荼”字减了一笔,写成“茶”,并将其读音也改了。

   为什幺“茶”字不读“荼”,无人探究。我以为,古人是吃茶,不像今天的喝茶。那幺在吃茶时,就会敬请客人,并说:“吃啊……吃啊!”这样时间长了,就会连读成“茶”。就是今天,有不少地方还是把喝茶说成是“吃茶”呢!




 
活动预告

中国茶在军运村成各国运动员比赛之
醉品集团“Z•20品牌“战略合
喝茶为什么要备茶点?
有了这份攻略,无忧喝茶全年!
茶叶新零售,创造新价值丨科技普洱
原料价格越来越透明,普洱原料中间
互联网时代,茶叶店如何借鉴“体验
常州市组织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
【百富茶业】茯茶你不得不知的核心
茶的三重境界
湘益茯茶荣获第十一届中部投资贸易
茶文化 | 宋朝人喝茶为何那么浪漫!
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陕西-泾阳
恩施州擦亮“恩施硒茶”品牌,茶业
 

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徐州茶博会    参展感言   联系我们   关于华博   加入华博
苏ICP备17030701号-9  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24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