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   |    展会预告     |    往届回顾     |    茶文化     |    媒体报道     |    资料下载     |    参观服务     |    合作单位     |    联系我们
  新闻中心 首页>> 新闻中心

永平箐门口:贫困村的生态茶产业梦

   深冬时节,走进永平镇边江山区的箐门口村、富龙村等村,满山的茶园里,静静绽放的樱花,茁壮成长的天竺桂,清晨的雾萦绕一个个山头,宛如一幅幅意境幽美的风景画。茶产业成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传统的产业,也是人们期冀能带让他们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。

   永平镇箐门口村是永平镇的贫困村之一,2016年春节,永平镇党委主要领导一起到了箐门口村,借春节慰问活动,专程到各组走访调研。

   通过各组走访后,丁保富组织村三委班子成员集中讨论,共同讨论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思路。

   “我们村的支柱产业就是茶叶,但是茶叶市场很不稳定,价格起伏大,所以茶农的收入不稳定。”箐门口村支部书记周兆庸忧心地说。“村民发展茶产业的积极性很高,但是发展眼光不够长远,大部分村民都把眼光集中在增量上,对提质增效的尝试和思考都不够。我们希望未来,能够把茶产业往生态道路上走,打响生态茶叶品牌。”

   箐门口村共有 17个村民小组,558户,1689人,其中贫困人口有254户,765人。大部分农户现有的产业都是产业,全村共有茶叶3000亩,村里许多农户都在自家大部分的地里都种上了茶叶。

箐门口村芒竜村民小组的村民周小波家共种了50亩茶叶,家里除了茶叶以外,就没有其他的经济产业了。“我家一年的经济来源就是摘茶叶,可以卖鲜叶,也可以自己加工了卖,现卖可以现拿钱,零零碎碎的,一年攒不下来多少钱。”村民周小波说。

   像箐门口村一样,永平镇富龙村、双龙村、新塘村等村,几个村都是贫困村,每个村的茶叶面积都超过2000亩,有的村种植年限达上百年。但是长期以来,人们都是延续着单打独斗,小打小闹的发展模式。支柱产业发展成效不明显,村民们的经济收入就上不来。

   如何旧瓶装新酒,对现有的茶产业进行改造,达到提质增效、促进村民脱贫致富是摆在村民和永平镇党委政府面前的“硬骨头”。

   就整个永平镇来说,现有茶产业基础并不差,全镇共有茶叶30505亩,90%都分布在6个贫困村。走生态茶产业道路,打响绿色有机品牌,实现态茶产业提质增效,增强经济效益,是几个贫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,也是他们共同的梦想。为实现2020年前脱贫,让所有的贫困人群都过上小康生活,地方政府积极引进有远见的商家进来,把绿色有机茶叶的观念灌输给茶农,让他们观念从重产量转变为重提质增效、重品牌。目前,已经有商家开始和农户签订了合约,合约面积2000亩,要求茶农在管理过程中,做到“无公害”管理,打响绿色品牌,群众参与积极性很高。

   “其实,我们也知道,我们一直这样按老路子走是不对的,但是我们就是不知道要怎么改变,现在政府提倡的茶叶绿色发展,我们很赞同。”箐门口村茶农刘兆英说。

   2015年下半年,根据景谷县委政府的扶贫攻坚工作方案,永平镇按照“领导挂村,工作人员挂户”的工作方案开展扶贫攻坚工作,结合贫困村的茶叶发展实际,积极引进厂家商家,走“公司+基地”模式,推动茶产业科学化管理,有机化发展,实现茶农脱贫致富。

   “有这么多的人来帮助我们,不断为我们的产业发展出点子,谋出路,我们自己也会积极努力,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帮助下,寻找到一条更能让我们长远发展的产业发展之路。相信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,我们的生态茶产业梦也一定会实现。”村民叶德寿如是说。




 
活动预告

中国茶在军运村成各国运动员比赛之
醉品集团“Z•20品牌“战略合
喝茶为什么要备茶点?
有了这份攻略,无忧喝茶全年!
茶叶新零售,创造新价值丨科技普洱
原料价格越来越透明,普洱原料中间
互联网时代,茶叶店如何借鉴“体验
常州市组织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
【百富茶业】茯茶你不得不知的核心
茶的三重境界
湘益茯茶荣获第十一届中部投资贸易
茶文化 | 宋朝人喝茶为何那么浪漫!
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陕西-泾阳
恩施州擦亮“恩施硒茶”品牌,茶业
 

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徐州茶博会    参展感言   联系我们   关于华博   加入华博
苏ICP备17030701号-9  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24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