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   |    展会预告     |    往届回顾     |    茶文化     |    媒体报道     |    资料下载     |    参观服务     |    合作单位     |    联系我们
  茶文化 首页>> 茶文化

茶歌,茶史的活化石

   中国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,因茶之名而衍生出来的各类文化艺术,如茶诗、茶戏、茶道等,如今都成为了民间宝贵的文化遗产。其中,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茶歌,因其通俗易懂、容易哼唱而广泛流传。

    茶歌,唱的是历史

   明朝后期朝政废弛,官员腐败糜烂,贡茶制度下的苦役劳形繁重苛刻,民众生活苦不堪言。《富阳江谣》当时便全面深刻地描述了当时老百姓苦难的处境,控诉朝廷无情压榨的历史。因茶而兴,因茶而败,为研究明朝茶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。

《富阳江谣》

富春江之鱼,富阳山之茶。

鱼肥卖我子,茶香破我家。

采茶妇,捕鱼夫,

官府拷掠无完肤。

昊天何不仁?此地一何辜?

鱼何不生别县,茶何不生别都?

富阳山,何日摧?

富春水,何日枯?

山摧茶亦死,江枯鱼始无!

呜呼!山难摧,江难枯,

我民不可苏!

    茶歌,记的是辛勤

   一首《武夷山茶歌》从清代一直流传到现在,相传是每年从江西到武夷山采制茶叶的劳工创作的茶歌。记录的是为了谋生的劳工们风餐露宿到武夷山采茶,采茶生活困苦潦倒,反映当时采茶的艰辛与劳累,也折射出了采茶工们的辛勤劳作。

《武夷山茶歌》

清明过了谷雨边,背起包袱走福建。

想起福建无走头,三更半夜爬上楼。

三捆稻草搭张铺,两根杉木做枕头。

想起崇安真可怜,半碗腌菜半碗盐。

茶叶下山出江西,吃碗青茶赛过鸡。

采茶可怜真可怜,三夜没有两夜眠。

茶树底下冷饭吃,灯火旁边算工钱。

武夷山上九条龙,十个包头九个穷。

年轻穷了靠双手,老来穷了背竹筒。

   茶歌,赞的是茶叶

   茶,是大自然的美好馈赠,是一种超凡脱俗之物。当然也有着不少茶歌吟唱、赞美茶叶的净美的品质,用茶叶的美好来赞美人世间真挚的情感,寄寓对婚姻、生活美好的向往。

《茶茗词》

恭祝致告,茗献清芬。

仙人掌设,瑞草魁号。

龙团解渴,雀舌生津。

雨前云雾,珠宝味歆。

《赞茶歌》

说赞茶,就赞茶,我把茶籽说根芽。

人也好,水也甜,水里加糖比蜜甜。

恭喜你夫妻结百年。

茶男茶妇,成双成对。

姜盐泡茶,多滋多味。

之子于归,茶喝双杯。

宜室其家,再要糖茶。

   在很多产茶地区都有流传着很多有趣丰富的茶歌,或歌颂着茶农们的辛勤劳作,或赞美茶叶美徳,或通过茶叶寄托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。并用歌唱形式,在民间流传发展着、传播着中国茶文化,所以茶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。从茶歌的历史上来看,茶歌大都是底层劳动人民创造的口头歌唱形式,记录着当地茶叶采摘制作的历史,成为了研究茶史的活化石。




 
活动预告

中国茶在军运村成各国运动员比赛之
醉品集团“Z•20品牌“战略合
喝茶为什么要备茶点?
有了这份攻略,无忧喝茶全年!
茶叶新零售,创造新价值丨科技普洱
原料价格越来越透明,普洱原料中间
互联网时代,茶叶店如何借鉴“体验
常州市组织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
【百富茶业】茯茶你不得不知的核心
茶的三重境界
湘益茯茶荣获第十一届中部投资贸易
茶文化 | 宋朝人喝茶为何那么浪漫!
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陕西-泾阳
恩施州擦亮“恩施硒茶”品牌,茶业
 

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徐州茶博会    参展感言   联系我们   关于华博   加入华博
苏ICP备17030701号-9  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249号